-
关于叔本华伦理思想浅探
论文摘要:叔本华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大师,他的学说不但在当时引起了思想界的震撼,直到现在他的某些观点看起来都是惊世骇俗并能引起几百年后的我们深刻反思的。目前学术界在对叔本华进行研究时,主要把目光放在他的悲观哲学上,而对其伦理思想方面则相对关注不够。本文旨在通过对叔本华作品的文本细读来探究其伦理思想:道德是先天的,是决定论的,那么人们就不应该把外在的所谓道德责任强加到道德身上。 论文关键词:叔本华 伦理观 先天 叔本华哲
-
原则理论的宪法适用研究
【摘要】原则理论在宪法解释实践中已得到运用,但理论上的研究却较为缺乏。原则理论诸学说中,阿列克西的“冲突法则”理论为原则的适用提供了合理的思考进路。宪法原则既存在于宪法条文中,也可存在于宪政实践的经验之中。原则解释法作为一种宪法解释方法,必须处理好宪法原则与宪法规则的关系和宪法原则与宪法原则的关系,前者除了进行强度上的比较外,还须从事形式原则上的衡量;后者则须通过“冲突法则”来决定两个原则衡量的结果,同时运用“衡量证成模式”来排除衡量结果的恣意以使其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原则解释法
-
解析汪曾祺作品中的中华人文精神
摘要中华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的“天人相与”观,有助于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 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的人伦秩序和“安老爱幼”观,有助于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和和谐;在对待人与自 身的关系上表现出的自省意识、价值自觉和修身养性,避免了人的肉体和灵魂、感性和理性的分裂。自称“中国式的人道 主义者”的汪曾祺接受传统儒家思想的仁爱学说,在作品中融注了中华人文精神,十分关注普通小人物的命运和心灵、人 性的优美丰富和价值意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正是其作品
-
政治哲学转向与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研究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思想,就是社会伦理学说。他们从人出发研究社会这一作为人必须与之交往的虚拟主体与人的关系,对它们加以道德评价,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制约人、决定人。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侮辱人、奴役人,是不道德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合乎人的本性的社会,因而是道德的。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解放为目标,中心是改造社会关系——消灭奴役人的旧社会,建立最无愧于人的本性的共产主义社会,使社会成为道德的。马克思恩格斯著
-
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摘要: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儒家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其目的在于限制王权的膨胀和保障社会的和谐。然而,此种崇高的学说由于其内在学理的悖论,从而使荚好的理想非但难以实现,而且还是专制主义的政治传统得以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儒家:政治哲学;悖论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但孔子的思想则主要来自周公。与其说儒家始于孔子,毋宁说儒之思想发端于周公。 从周公至现代新儒家,历经三千余年。其间的发展与变化,现代学者或判为三期
-
搜索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