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黄河流域地下水利用资料统计,自九十年代以来地下水取水量逐年递增,年平均取水量125.63亿m3,每年以1.7%左右增加;2001年取地下水已达137.76亿m3,耗水量为96.64亿m3;从流域分区来看,龙门至三门峡河段取用水量最多,从行政区划来看,陕西省利用地下水量最多,也即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的第一大支流渭河流域内;黄河流域地下水取水量存在严重超过可开采量,这表明地下水的开采不仅超采并且部分直接争夺的地表径流水。关键词 地下水&n
-
小浪底水库绿色生态效益凸显浅析
摘要:1999年10月小浪底水利枢纽下闸蓄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尤其生态环境效益更为突出。首先保障了黄河下游不断流,调水调沙把泥沙送进大海,工业城市供水与农业灌溉,绿色水电,防凌,防洪标准由不到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每年几十到100亿立方米,水质达到二级虽然不及黄河源头成为黄河中下游多泥沙一湖“黄河清水”,提高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和水能资源的利用,为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和优质的绿色能源。水库直接改善了库区环境,应该说,小浪底水利工程是治黄事业新的里程碑,是绿色、环保、生态
-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农田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 水利工程 建设 农田 【论文摘 要】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事关乎民,水事大于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江河防洪能力不断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田水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农田灌溉呈现“最后一公里”1问题,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薄弱,将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用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制约现代农业建设。 一、 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和
-
总磷总氮在线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论文关键词:总磷总氮 在线监测 技术 波长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水质污染和破坏是目前造成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总磷总氮的所占比例的大小是辨别水质是否受到破坏,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标度之一。为此,加强水质中总磷总氮的监测,及时做好相应的措施势在必行。 一般而言,水质总磷总氮量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就
-
关于构建东江流域水权交易市场的思考
摘 要:东江日趋严峻的水资源供水形势促使人们寻求破解之策,通过构建东江水权交易市场实现对东江水资源的再分配,可以提高东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构建节水型社会,解决东江下游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短缺难题。水权交易同时有利于平衡流域上下游城市的水权利益,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东江;水资源;水权交易市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资源短缺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水资源如何在市场经
搜索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