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进行课堂教学,后5周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集中进行实践实训;“做中学”方式:第5学期主要进行会计实训课程的学习,开设的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初级会计电算化、中级会计电算化、ERP沙盘模拟对抗、电子商务、数据库,按照“5:14”的比例分配课堂教学与集中实训的周数;“做中考”方式:第6个学期按照“15:4”的比例分配校外实习与毕业考核的周数,安排15周时间进行校外顶岗实习,4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和会计综合技能考试。(3)2个证书:结合会计职业的特点,将学历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获取“双证书”。会计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第一学年),助理会计师证书或会计师证书(第二学年),会计电算化技能证书(第三学年);学历证书(第三学年)即专科毕业证。
2、高职会计教育课程设计
在高职会计教育课程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理论“够用”原则、加强技能训练原则、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课程一般分为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理论含实践课、专业实践课。按照这样的要求,我校从2004 级会计电算专业开始,设置了一套符合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的“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教育、行业需要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农牧业企业财务专家联合开发课程,课程知识具系统性、连贯性,又涵盖了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全部内容和农牧业企业会计核算需要的技能。
3、高职会计师资要求
会计高职教育要求教师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目前,高职学校已普遍重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但因很多原因而没进行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建设。这方面我校的成功作法是(1)聘请在职的社会财税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目前,我校分别从财税管理部门、财税中介机构聘请了8名固定兼职教师,分他们的职称大多是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职务大多是会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等。(2)采用人事代理形式从社会上公开招聘具有实际企业财务工作经历2年以上的人员为专业技能课教师。学校对这些教师按照国家政策从工资待遇、职称评定上分别制定了一定的激励措施。(3)制定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教师获取“双师”证书。一方面,让专业教师参加国家财政部历年组织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教师获取法定的资格证书;另一方面,这些获取证书的教师再到企业或业务对口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锻炼半年以上,真正达到“双师”素质。目前,在会计电算化专业16名专任教师中具备“双师”证书的“双师”型教师是12名,达75%。
4、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
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我校实施的实践教学模式是 “会计单项技能训练与会计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会计单项技能训练。细分农牧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技能,根据培养计划将会计单项技能分散到会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第二阶段:会计分岗综合实训阶段。采用“会计分岗综合实训”方式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它弥补了目前我国会计教学以会计理论为主线,单科会计专业课程讲授为主,从而与企业实际财务工作操作流程相脱节的现实。实训贯穿与学生的每个学期,共由三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分岗实训。学生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实训。按目前企业中财务办公室的设置,将会计实训人员(学生)进行分岗,并按岗位设置职能,按职能安排实训流程,学生模拟企业中会计人员的人事安排和实务传递,更接近于财务的实际操作,主要培养学生会计岗位职业能力。
第二环节:综合实训。主要
以上是关于会计电算化人才市场与高职会计教育已公布的相关信息,请自考生们认真查看,如果你想获取最新的江苏自考新闻或者江苏自考问题答疑,可以扫描江苏自考网公众号二维码,我们会最第一时间内为你解答。
➤自考有疑惑或想进学习群,请联系江苏自考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