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网欢迎各位自考生,今天是
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江苏自考新闻 自考准考证 自考整专业培训辅导 江苏自考100问 自考英语二教辅
南京 苏州 昆山 徐州 无锡 常州 镇江 扬州 南通

江苏自考01839 中外教育史教材大纲(高纲1830)

2020年09月12日信息来源: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高纲183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8062 中外教育史

江苏自考01839 中外教育史教材大纲(高纲1830)

南京师范大学编(2020年)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中外教育史》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段)课程中必修、必考课,也是该专业自学考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它是历史学和教育学相交叉的学科,因而在学习时,要求自学者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尤其是了解中外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历史;二是要求自学者能够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对教育史实进行分析批判的能力。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外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史实,重要教育家的主要教育主张,从中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并为中国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古代学校教育的产生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世界早期学校的主要类型和特征;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等诸种教育起源说,并掌握远古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掌握中国夏、商、西周官学制度体系及其变迁;掌握古希腊时期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制度的异同;了解古罗马帝国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变化。

【学习内容】

第一节  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

一、古代两河流域的学校

(一)苏美尔人的学校

(二)古巴比伦的学校教育

二、古埃及的学校

(一)宫廷学校

(二)寺庙学校

(三)文士学校

三、古印度的学校

(一)婆罗门教的教育

1.家庭教育

2.古儒学校

(二)佛教的寺院教育

第二节  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

一、学校的萌芽: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学校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初建:商朝的学校教育

三、学校教育的初步发展:西周的学校教育

(一)西周社会概况

(二)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

1、国学

(1)小学

(2)大学

2、乡学

(三)西周学校的教师

(四)六艺教育

1、人文教育传统与六艺的起源

2、西周的六艺教育

1.礼、乐

2.射、御

3.书、数

第三节  古希腊时期的教育

一、斯巴达的教育

二、雅典的教育

三、希腊化时代的教育

第四节  古罗马时期的学校教育

一、共和政体时期的学校教育

(一)小学教育

(二)中学教育

(三)高等教育

二、帝国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变化

【考核知识点】

(一)  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及其特征;

(二)  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

(三)  古希腊时期的教育;

(四)  古罗马时期的学校教育。

【考核要求】

(一)识记

宫廷学校、寺庙学校、文士学校、古儒学校、庠、序、校、瞽宗、国学、乡学、官师合一、六艺教育、学在官府、政教一体。

(二)理解分析

1.世界早期学校的主要类型、形成原因、主要特点;

2.中国夏、商、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

3.中国先秦时期人文教育的特点;

4.斯巴达与雅典教育制度的特点,有何异同;

5.古罗马帝国在学校教育制度方面的变化。

 

◎第二章  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领会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意义;掌握古代中外教育家的主要教育主张;理解中外教育家的教育观与其政治主张之间的关联;把握《学记》与《雄辩术原理》在教育发展历史中的价值和地位;初步认识中外教育家在教育精神上的各自特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德教”到“德治”

(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二、“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观

三、“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四、以“仁”、 “礼”为旨归的教育内容

五、“仁”心为本的教育方法

(一)“为仁由己”

1、立志、持志

2、克己、内省

3、改过迁善

(二)因材施教

(三)启发诱导

(四))学、思、行结合

六、“仁爱”之师道观

(一)学而不厌

(二)诲人不倦

(三)教学相长

第二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性善论与道德内发说

二、“复性式”教育体系的建构

(一)“大丈夫”理想人格

(二)“四德”教育内容

(三)  “自反”式教育方法

1.存心寡欲

2.尚志养气

3.反求诸己

4.磨炼意志

第三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性恶论与外铄说

二、“成性”式教育体系的建构

第四节  墨家、法家的教育主张

一、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

(一)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论

(二)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

1.古代文化知识教育

2.科学技术教育

3.逻辑学知识的传授

(三)主动的教育方法

二、法家“以法为教”的教育思想

(一)绝对“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

(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第五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美德由教育而来

二、“产婆术”与启发式教学

第六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目的

二、教育的内容

(一)学前教育

(二)7岁至18岁

(三)18岁至20岁

(四)20岁至30岁

第七节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主张

一、灵魂论与教育阶段说

(一)教育的年龄阶段划分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的年龄分期

1.出生至7岁

2.7岁至14岁

3.14岁至21岁

二、和谐发展的教育观点

三、“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

第八节  《学记》与《雄辩术原理》

一、《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目的及地位

(二)论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

1.学制与学年设想

2.大学的学校管理

(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教学相长

2.预时孙摩

3.长善救失

4.启发诱导

5.藏息相辅

二、《雄辩术原理》中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目的

(二)培养演说家的方法

1.及早施教

2.内容广泛的课程内容

3.因材施教

【考核知识点】

1.孔子的教育思想;

2.孟子的教育思想;

3.荀子的教育思想;

4.墨家、法家的教育主张;

5.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6.柏拉图教育思想;

7.亚里士多德的年教育主张;

8.《学记》与《雄辩术原理》。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有教无类、六经、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

2.性善论、“四端”、“大丈夫”、存心寡欲、尚志养气、反求诸己。

3.性恶论、“性伪分”、“性伪合”、“化性起伪”。

4. “兼士”、“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5.苏格拉底问答法、助产术、理想国。

6.《学记》、教学相长、预时孙摩、长善救失、藏息相辅;《雄辩术原理》。

(二)理解分析

1.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目的、内容、方法、原则等主张的内容及其历史价值;

2.孟子性善论的教育意义,关于道德教育的主张及其历史意义;

3.荀子性恶论及其对教育体系建构的意义,关于学习的理论及其意义,关于教师理论及其主要特征;

4.墨家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论述及其特点;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主张及其理论基础;

5. “苏格拉底法”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6.柏拉图对教育问题的主张;

7.亚里士多德的年龄分期思想、和谐教育理论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

8.《学记》对先秦儒家教育理论的总结;《雄辩术原理》在西方教育理论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价值;《学记》与《雄辩术原理》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启示。

 

◎第三章  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外古代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和脉络,理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发展的影响。认识宗教与西方教育制度发展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中外古代教育制度发展的特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度的演变

一、封建官学制度发展的揭幕——稷下学宫的兴衰

1.稷下学宫的兴衰历程

2.稷下学宫的性质与特点

二、汉代官学制度的建立

(一)汉代文教政策的沿革

1.汉初的文教政策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二)汉代的官学教育制度

1.中央官学

(1)太学

(2)宫邸学校

(3)鸿都门学

2.地方学校

三、魏晋六朝时期官学的兴废

(一)魏晋的官学教育

(二)南朝的官学教育

(三)北朝的官学教育

四、唐宋时期官学体系的完善

(一)唐宋时期的文教政策

(二)唐宋时期官学教育制度

1.唐朝的官学教育制度

2.宋代的官学教育制度

五、元明清官学制度的僵化

(一)元代官学教育制度

1.中央官学

2.地方官学

(二)明朝官学制度

1.中央官学

2.地方官学

(三)清代的官学教育

1.中央官学

2.地方官学

第二节  中国封建社会私学的发展轨迹

一、先秦时期政治性的私学

(一)私学兴起

以上是关于江苏自考01839 中外教育史教材大纲(高纲1830)已公布的相关信息,请自考生们认真查看,如果你想获取最新的江苏自考新闻或者江苏自考问题答疑,可以扫描江苏自考网公众号二维码,我们会最第一时间内为你解答。

➤自考有疑惑或想进学习群,请联系江苏自考网客服

(编辑:admin)  H:0
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