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纲1683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389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编(2017年)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类)专业必修课程,它以学前教育科研规律尤其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探讨学前教育科研课题设计、研究方法、成果撰写等内容。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设置目的、任务与作用等。
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
1.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了解国内外新的学前教育科研成果和观点;
3. 具备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基础。
《学前教育学》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学前教育的内涵、学前教育要素、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的基本观点、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等。
《儿童发展心理学》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儿童认知发展特点、智力发展特点、情感发展特点、语言发展特点、道德发展特点等。
学习了以上两门课程后,学生应能够根据学前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理解和掌握某些研究方法的特殊要求,如访谈法中“针对儿童的访谈”。
《教育统计学》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图表的制作、数据的集中量与离中量、相关及其分析、概率与分布、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平均数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针对研究程序的全过程,而《教育统计学》主要涉及研究过程中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观察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次重点研究范式和理论建构、抽样、行动研究,一般重点是研究伦理、内容分析法和测验法。难点是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在课题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学前教育研究的本质和功能、范式和伦理、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基本过程和主要方法,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的概念及操作程序,理解相关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相关的研究方法问题进行恰当的选择,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学前教育研究问题,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某一研究方法领域的分析和研究设计,或对某种研究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具有深刻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
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提出有价值、有创新性的学前教育研究问题,并能够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设计,能够熟练应用、实施某种研究方法,具备撰写规范的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的能力。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学前教育研究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教育研究的定义、科学原则及学前教育研究的定义、特殊性,领会学前教育研究的功能。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本质与特性
第二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本质与特性
识记:①教育研究的定义;②学前教育研究的定义。
领会:①教育研究的科学原则;②学前教育研究的特殊性。
简单应用:①教育研究应该遵循的原则。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功能
识记:①学前教育研究的四大功能。
领会:①四种功能的定义。
综合应用:①举例说明学前教育研究的功能。
四、本章关键问题
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和功能体现在何处?
第二章 学前教育研究的范式和理论建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和路径,理解其理论建构。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范式与知识观
第二节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式
第三节 逻辑体系与理论建构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范式与知识观
识记:①学前教育研究的四种范式;②实证研究的四大特征。
领会:①实证主义范式与知识观;②解释主义范式与知识观;③结构主义范式与知识观;④后结构主义范式与知识观。
简单应用:列表写出实证主义、解释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四个范式各自的主要观点。
(二)研究路径与研究方式
识记:①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定义;②研究方式及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的定义。
领会:①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关系;②四种研究方式的特点。
综合应用:①从研究的性质、资料搜集方法等方面比较四种研究方式的不同。
(三)逻辑体系与理论建构
识记:①归纳和演绎的定义。
领会:①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的案例分析。
简单应用:①举例分析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的逻辑特点。
四、本章关键问题
研究范式、研究路径和研究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第三章 学前教育研究的伦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政府和教育研究的专业协会针对研究对象制定了哪些保护法规;领会学术研究的规范。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第一节 针对研究对象的保护法规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针对研究对象的保护法规
识记:①各国政府开始颁布相关法律条例保护研究对象的权益的时间。
(二)基本原则
识记:①五项基本原则的定义。
领会:①五项基本原则的内涵。
简单应用:①除了书上所说的五条伦理原则,在研究中还应该遵守哪些伦理原则?结合案例说明。
综合应用:①论述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伦理困境及其解决方法。
(三)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识记:①研究过程中的人际关系;②研究过程中的学术诚信。
简单应用:①学术引注规范。
四、本章关键问题
在学术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哪些方面的原则和规范?
第四章 基本过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认识与领会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从选题到撰写论文的全过程,熟练、规范地掌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每一个程序。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第一节 操作程序
第二节 论文的写作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操作程序
识记:①研究过程的基本步骤;②研究题目表述的注意事项;③文献综述的内容。
领会:①研究计划的内容;②文献综述的撰写过程。
简单应用:①选择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并根据表述规范写出具体题目。
综合应用:①根据确定的科研题目,撰写文献综述。
(二)论文的写作
识记:①学位论文的基本格式;②期刊论文的基本格式。
综合应用:①撰写开题报告。
四、本章关键问题
如何拟定研究计划?
第五章 抽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研究中的抽样方法,能够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第一节 抽样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抽样的概率理论
第三节 概率抽样
第四节 非概率抽样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抽样的基本概念
识记:①总体;②样本;③概率抽样;④非概率抽样。
领会:①目标总体;②可抽样总体。
简单应用:①目标总体和可抽样总体的区别;②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区别。
(二)抽样的概率理论
识记:①总体效度;②样本规模;③抽样误差;④置信水平。
领会:①目的抽样是质性研究的一种抽样方式;②抽样误差与抽样偏差的区别。
简单应用:①如何减少抽样误差和抽样偏差。
综合应用:①在概率抽样中,如何确定合适的样本规模。
(三)概率抽样
识记: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
领会:①机会抽样;②方便抽样;③极端案例抽样;④典型案例抽样。
简单应用:①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异同。
综合应用:①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适用研究。
(四)非概率抽样
识记:①目的抽样;②全面抽样;③最大差异抽样;④滚雪球式抽样。
领会:①非概率抽样的优缺点。
简单应用:①滚雪球式抽样和机会抽样的异同。
综合应用:①滚雪球式抽样和机会抽样的适用研究。
四、本章关键问题
如何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
第六章 观察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观察法的含义和意义及确保观察法信效度的方法,掌握观察法操作的基本程序。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第一节 观察法概述
第二节 观察法的操作程序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观察法概述
识记:①观察法的含义;②观察者效应。
领会:①观察法的意义;②影响观察法信效度的因素。
简单应用:①从哪些方面考察观察法的信度。
综合应用:①如何在使用观察法的过程中确保研究
以上是关于江苏自考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教材大纲已公布的相关信息,请自考生们认真查看,如果你想获取最新的江苏自考新闻或者江苏自考问题答疑,可以扫描江苏自考网公众号二维码,我们会最第一时间内为你解答。
➤自考有疑惑或想进学习群,请联系江苏自考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