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网欢迎各位自考生,今天是
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江苏自考新闻 自考准考证 自考整专业培训辅导 江苏自考100问 自考英语二教辅
南京 苏州 昆山 徐州 无锡 常州 镇江 扬州 南通

江苏自考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教材大纲

2021年04月22日信息来源: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高纲1658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6090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江苏自考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教材大纲

南京大学编(2017年)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兼顾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需要,主要内容包括了人员素质测评概述、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与发展、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履历分析、笔试测评、面试测评、心理测验、评价中心技术、人员素质测评的组织与实施、人员素质测评的质量分析和人员素质测评报告等,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有关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与实践的精华,由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导入,以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与方法为主体,以对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分析与报告结束。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伴随着人才配置方式、组织用人观念以及地位的变化与发展,人员素质测评技术在我国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所运用。借助人员素质测评技术可以使组织深入分析应聘者和员工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以及其他与工作相关的个性特征,从而更好地做好人员选拔、人员配置、人员运用、人员开发、人员激励等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比较系统地获得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各种方法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考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方法、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去,提高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是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该课程是招聘管理员工培训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课程的基础。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的相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进行正确的表述、选择,这是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Ⅱ):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的内容,做出正确的解释和说明,这是是中等层次的要求。

简单应用(Ⅲ):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的一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综合应用(Ⅳ):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人员素质测评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素质的概念、素质的构成与特征,掌握素质的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理解并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理解并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五种主要类型;理解并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原则与特点;理解并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理解并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范围。通过本章的学习,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本课的后续内容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素质概述

1.1.1 素质及其结构

1.1.2 素质的特征

1.1.3 素质模型

1.2  人员素质测评概述

1.2.1 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

1.2.2 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内容

1.2.3 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

1.2.4 人员素质测评的原则与特点

1.2.5 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

1.3  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范围

1.3.1 招聘与甄选

1.3.2 职位晋升

1.3.3 员工培训与开发

1.3.4 职位晋升

1.3.5 人力资源诊断

1.3.6 薪酬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素质概述(重点)

识记:①广义与狭义素质的概念;②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③素质模型的概念;④冰山模型;⑤洋葱模型;⑥素质五结构模型。

领会:①素质的构成;②麦克利兰的人的素质的六个层次。

应用:①素质的主要特征;②冰山模型与洋葱模型之间的关系。

(二)人员素质测评概述(重点)

识记:①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②性格的概念;③能力的概念;④品德的概念;⑤配置性测评;⑥选拔性测评;⑦鉴定性测评;⑧诊断性测评;⑨开发性测评。

领会:①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内容;②配置性测评的特点;③选拔性测评的特点;④选拔性测评的原则;⑤鉴定性测评的特点;⑥鉴定性测评的原则;⑦诊断性测评的特点;⑦开发性测评的特点;⑧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应用:①人员素质测评的原则;②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

(三)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范围(次重点)

识记:人力资源诊断。

综合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具体运用范围。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素质、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2)素质的构成、特征以及人员素质测评的特征;(3)人员素质测评的五种类型的概念、原则及特点;(4)员工关系管理的发展趋势;(5)人员素质测评的具体运用范围。

第二章 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自学者能够了解西方国家人员素质测评的起源、西方国家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以及西方国家人员素质测评的现状;了解我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概况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员素质测评事业的发展过程;了解现阶段我国人员素质测评发展的现状;理解并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趋势。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2.1  西方国家的人员素质测评

2.1.1西方国家人员素质测评的起源

2.1.2西方国家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

2.1.3西方国家人员素质测评的现状

2.2  我国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

2.2.1我国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过程

2.2.2 现阶段我国人员素质测评发展的现状

2.3  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趋势

2.3.1 各种测评技术综合运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3.2 人员素质测评从业人员的专业化

2.3.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员素质测评逐步兴起

2.3.4 测评内容上开始关注到人与组织的匹配

2.3.5 测评手段的创新趋势愈发明显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西方国家的人员素质测评(一般)

识记:①西方国家人员素质测评的起源;②西方国家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③西方国家人员素质测评的现状。

(二)我国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一般)

识记:①我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概况;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员素质测评事业的发展过程。

领会:现阶段我国人员素质测评发展的现状。

(三)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趋势(次重点)

简单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趋势。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现阶段我国人员素质测评发展的现状;(2)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人性假设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说、“社会人”假说、“自我实现人”假说、“复杂人”假说等五种假说的基本观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掌握个性差异理论中个性倾向性差异的四种主要表现、个体心理差异的三种主要表现,了解特质理论中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艾森克的三因素理论、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理论和五因素人格模式的主要内容,理解并掌握胜任力的概念、特征及其构成,理解并掌握胜任力素质模型的概念、胜任力素质模型的特点、胜任力素质模型的结构以及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应用;掌握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的原则、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的流程和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的方法;理解人职匹配理论中的特性——因素理论和人格类型——因素匹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3.1  人性假设理论

3.1.1  “经济人”假说

3.1.2  “社会人”假说

3.1.3  “自我实现人”假说

3.1.4  “复杂人”假说

3.2  个体差异理论与特质理论

3.2.1  个体差异理论

3.2.2  特质理论

3.3  胜任力素质模型理论

3.3.1 胜任力概述

3.3.2 胜任力模型概述

3.3.3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3.4  人职匹配理论

3.4.1 特性—因素理论

3.4.2 人格类型—职业匹配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人性假设理论(重点)

识记:①“经济人”的概念;②“社会人”假说的含义;③“自我实现人”假说的含义;④“复杂人”假说的含义。

领会:①经济人”假说及X理论的局限性;②霍桑实验的主要结论;③“社会人”假说的特点;④与“社会人”假说相对应的管理措施;⑤“复杂人”假说的基本内容;⑥超Y理论的基本观点。

简单应用:①“经济人”假说的基本观点及在在管理上的策略;②Y理论的基本观点与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以上是关于江苏自考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教材大纲已公布的相关信息,请自考生们认真查看,如果你想获取最新的江苏自考新闻或者江苏自考问题答疑,可以扫描江苏自考网公众号二维码,我们会最第一时间内为你解答。

➤自考有疑惑或想进学习群,请联系江苏自考网客服

(编辑:zqq)  H:0
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