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及治疗
毒蕈俗称毒蘑菇,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多在夏秋季节发生,为一家多人发病。在乡镇卫生院是一种急诊常见疾病之一。如不及时,准确诊断和救治,常可危及生命。目前全世界毒蕈种类有200余种,我国已经发现的有80余种。而可以致患者死亡的毒蕈有30余种。目前已知的毒蕈毒素有150余种[1],主要包括:①毒蕈毒素、鬼笔毒素,95%毒蕈中毒由该类毒素引起;②毒蕈碱,该毒素是一种类似乙酰胆碱的生物碱;③毒蕈溶血素;④肝毒素,如毒肽和毒肽毒素等;⑤神经毒素,如毒蝇碱。毒肽和毒肽
-
试论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德育问题研究
论文关键词:哲学解释学 德育 理解 论文摘要:德育所依存的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充满了鲜活生命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把德育过程当成是道德知识的识记过程,忽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要使德育摆脱这种困境,走向理解是一条出路。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与日俱增,相互理解精神已经成为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普遍的心理需求。体现这种时代精神的理解理论探讨的日益深入为德育中理解的引入提供了契机。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了伽
-
自然情感与道德原则的双向涵盖
在儒家看来,每个人从出生到老死都生活在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里朋友、上下君臣等人际交往之中,施与、感受着亲慈子孝、兄友弟恭、近邻知己、君惠臣忠的和乐融融的情意。人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本质上是一个自然情感的世界,特别是在传统中国血缘社会中,血缘亲情充盈于人的所有现实生活之中,构成传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本原,这一本原的直接表现是父母子女间慈爱孝悌的自然情感。孔子用“仁”来描述人的自然情感,也用仁来规导人的自然情感。在孔子和后来的儒家思想中,仁是人
-
浅谈哲学理念下世界的散文中的“表达”难题
克里普克在《维特根斯坦论规则与私人语言》(下简称《规则》)之中对于“私人语言”的诠释也许是迄今为止在这个主题上最为深刻的论析之一。其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拓展了这个问题的范围,并进而思索“语言自身如何可能?”(“语言如何能表达某种意义?”)这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深入的解读表明,他所提出的问题及其所启示出的可能解决方案都与梅洛-庞蒂在其名著《世界的散文》(下简称《散文》)之中对于语言问题的探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对于此种关联,学界似乎鲜有人关注,但却具有进一步探索的价值:首先,它有助于我们深入
-
对象、可能世界与必然性
一、对象与原子 在以晦涩著称的《逻辑哲学论》中,“对象”是一个重要概念。维特根斯坦赋予这个词独特的涵义,既不同于日常理解,又不同于哲学家的一般习惯。在这种局面下,作者理应提供充分的解说和例证来帮助读者理解,然而,特立独行的维特根斯坦拒绝提供丰富的正面阐释,宁肯让读者猜谜。这使得后人对“对象”这一概念的理解充满混乱和争议,并成为误读、误解《逻辑哲学论》的首要原因之一。既然在《逻辑哲学论》中找不到充分的正面阐释,我们寻找一种与《逻辑哲学论》相对立的理论,
-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笔记
讨论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韦伯(Max Weber)是个绕不过的名字。“价值无涉”已经被我们念得耳熟能详,但是韦伯意义上的“价值无涉”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在学术界却依然晦暗不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与危机并重,思想界因此存在严重分歧,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也变得云谲波诡,有学者提出应该用“去道德”和价值“无立场”的方法来应对这样的局面。①但是,“去道德”与“无立场”究竟在什么意义下才是可能的和有效的?政治与学术在韦伯的语境下究竟意味着什么?逢韦伯逝世90周年,其著作再次在汉语世界中被大量出版。
-
关于亚里士多德技术德性思想生成的思想来源
论文摘要: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哲学史上地位显赫、思想卓越,其在几千年前提出的技术德性思想对今天仍然意义重大,追寻该思想的思想来源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论文关键词:技术;德性;技术德性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氏技术德性思想以古希腊先哲深邃的思想为基础,继承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对技术的独到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德性思想。 一、古希腊先哲奠定了技术德性思想的基础
-
议淮南子的自然整体主义世界观
论文关键词:淮南子;自然整体主义;道;天;大地共同体 论文摘要:为了挖掘《淮南子》的世界观并为生态世界观的构建提供借鉴,采用文献解析和哲学分析的方法,研究认为:《淮南子》继承了先秦道家自然中心主义传统,建立其独特的世界观——自然整体主义世界观,它具体体现为:首先,用“道”来统一宇宙万事万物,它等同于“一”,是包容两极的和谐的统一体;其次,天地是生养自然万物的有机体,是父母,或是人格神;再次,从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出发,提出“我亦物也”、“张天下以为之笼”等观点,表明人
-
浅谈关于科学发展观时代内涵和现实定位述要
论文关键词:丰富内涵 协调发展 战略措施 科学发展观 论文摘要: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为根据,合着世界发展的节拍,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
-
近代中华科学文化衰退的制约因素探析
中华科学文化在古代曾经领先于世界,对于世界科学进步起者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到了近代却落后于西方,这是一个至今没有圆满答案的问题。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政治制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制约近代中华科学文化发展的因素。 近代中华科学文化;衰退;制约因素。 中国社会五千年历史中有过辉煌的创新与发明,四大发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极大推进了各国发展的步伐。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说过:“中国在公元3 世纪到13 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望
搜索列表